政法干警面試備考資料:面試技巧集錦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0-31 11:59: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三、面試中的言語技巧
1.面試對語言的基本要求
在語言方面,應考者談話的內(nèi)容和說話的方式同等重要。主考官不僅對應考者講了些什么關心,也對應考者怎樣講,講話時應考者的語調(diào)、聲音的高低、講話速度等方面感興趣。所以對應考者而言,只要講話條理清楚,不急不慢地通過表情、語調(diào)、聲音等諸方面的配合,傳達出自己真誠、樂觀、熱情、大方的態(tài)度,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語言方面,應考者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談話時若無特殊情況不可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即使是有某種原因,也要以適當?shù)姆绞。打斷別人的講話是很不禮貌的,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很介意,在面試這種正規(guī)的場合更應避免此類不良習慣。
(2)講話時不可有太多的手勢語或口頭禪。講話時口頭禪太多,讓考官聽起來費勁;而手勢太多,讓人看了也會覺得別扭。
(3)講話時普通話應力求標準,不可講錯字或念錯字音,否則會給人感覺你的口頭表達能力不行,這等于暴露了自己的一個致命弱點。方言也不要用,畢竟你還沒有成為名人,方言不僅不會增加你的特色,反而會給考官留下不良印象。
(4)講話時不可以自負的方式、語氣說話,即話不能說得太滿,當然也不必太謙虛。太自負的人等于貶低了聽眾,考官不會對這種人有什么好印象;而太謙虛會讓人低估你的真實能力和水平。
2.注意不良語言習慣和面試用語
面試中應考者說話要謹慎,不要使用一些不良的用語和語言習慣,具體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使用極端評價。
語義的確定性應適時而定。有的應考者形成一種語言習慣,就經(jīng)常使用絕對肯定或很不確定的詞語。例如一些應考者總是說:"肯定是……""絕對是……",顯得比較固執(zhí)或夸張;另一些應考者卻老把"也許"、"可能"、"差不多"、"還可以吧"等掛在嘴邊,顯得缺乏自信。這兩種情況對于面試結果都會有不良影響。
(2)語言呆板、乏味。
有的應考者說話時詞語顯得特別貧乏,回答問題就像小學生解問答題一樣:"因為……所以……",這樣即使內(nèi)容很精彩,但也會令人感到乏味。所以,應考者應盡可能地變換句式,使用同義詞或近義詞等。例如"因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換成"因此"、"由于"、"之所以……是由于……"等等。當然,這一點說起來簡單,要真正做好還得靠平時的功底和有意識的訓練。
(3)不要輕易假定對方知道某事。
有的應考者經(jīng)常使用:"眾所周知……""正如每個人所了解的那樣……"等話語,似乎面試現(xiàn)場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或認可這些事。這樣的話易造成考官心中的逆反心理,"我就不知道……".
(4)不讓考官插話。
有些應考者前一句話剛完,馬上又搶著說下一句話,并在話題連接的部分插入無意義的"所以""而"等連接詞,讓自己的語言"外殼"水泄不通,難以讓考官插話以做出適當?shù)捻憫。例如某應考者這樣說:"我要說的就是這些……所以……換句話說……".要知道,面試是一種雙向溝通,所以得讓考官有插話的機會。
(5)說話時不注意考官的反映。
有的應考者一進入面試情境就很投入,這本是好事。但有的應考者可能太投入了,以致于只顧自己滔滔不絕地說,對考官的反映一無所知,這樣就起不到良好的面試效果。因為也許考官嫌你太羅唆了,可你還是在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口才",這樣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正所謂"吃力不討好";也可能考官正對你的某種觀點感興趣的時候,你卻突然轉(zhuǎn)到一個其他的無關話題上,這都是不善于"察言觀色"的結果。我曾有一位朋友,在一次很關鍵的晉職面試中,本來對問題的回答已經(jīng)很完整了,可是他自己還想多說點,結果考官都有點不耐煩了,可他一點也沒覺察,還在那兒不著邊際地說,結果當然是很不理想。比較好的做法是,應考者邊回答問題邊觀察考官的反應,以便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回答。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