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學教學新模式 一、判斷、選擇 1、案例教學起源于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它最先運用于法學和醫(yī)學教育,其后運用于管理學和其他學科領域的教學。 2、1998年,我國提出在教育碩士培養(yǎng)中大力推廣案例教學法。 3、案例方法是教育學的一種形式,而個案研究是定性研究的一種形式。 4、案例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目的的要求,針對教學內容,選擇恰當案例,并以案例為基本素材,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的一種教學模式。 5、案例教學的基本特征——生動的情境性、高度的擬真性、靈活的啟發(fā)性和鮮明的針對性。 6、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 案例教學強調學生要在擬真的情境中進行親身體驗,要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目的上,案例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方式上,案例教學的特點是討論式,教師是案例的提供者、討論過程的引導者,處于課堂的從屬地位。 7、案例設計與編寫的原則: 針對性——必須針對教學目的選編案例;必須針對學生選編案例 真實性——案例必須真實可信; 新穎性——有鮮明的時代感。 8、案例教學一般包括選編案例、引入案例、分析討論案例和評價案例。 9、選編案例的真實性是指案例一定要來源于生活,取材于實際。 10、案例呈現(xiàn)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描述法、錄音錄像展示法、真實情境表演法等。 11、分析講解案例是案例教學最重要的一步。要分析好案例教師首先要精心設計所提問題,其次要引導學生制定案例討論的規(guī)則,最后要引起學生對案例分析的興趣。 12、雙語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途徑,在概念形成、知識遷移、國際視野、交際能力等方面,接受雙語教學的學生明顯優(yōu)于接受單語教學的學生。 13、在高校中,雙語教學一般是指在部分課程中采用國外具有代表性和先進性的原版教材,并采用英語授課的一種教學新模式。 14、雙語教學的基本類型——全外型、半外型、混合型。 15、我國雙語教學的漸進式教學模式三階段——采用滲透型教學方法、采用交替型教學方法和采用師范型教學方法。 16、雙語教學在課程的選擇上,可以考慮先從非統(tǒng)考學科開始。 17、大學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缺乏雙語教學師資、缺乏配套教材、缺乏成熟的教學模式、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缺乏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 18、20世紀90年代誕生了多媒體網絡教學。 19、網絡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通過教師、學生、媒體等多邊、多向互動和對多種媒體教學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共享、來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 20、1998年教育部批準清華大學、湖南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作為現(xiàn)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開始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遠程教育。 21、利用internet實現(xiàn)的講授型網絡教學模式分為同步式和異步式兩種。 22、演示式網絡教學模式是許多學校網絡教學的主要模式。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