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庸官問題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1-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熱點:庸官問題
談起干部作風問題,人們往往對貪污腐敗反映最為強烈,認為以權謀私、大肆索賄受賄的貪官對政權和社會危害極大。實際上,從一定角度看,庸官懶政對黨和國家事業(yè)危害很大,治懶治庸是加強干部管理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任務。
庸官、懶官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近年來,國內有的地方頻頻發(fā)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那里的一些官員是庸官,不懂得怎樣抓好、管好安全生產;是懶官,不愿意深入生產第一線,不肯動腦、動手去解決可能引發(fā)事故的隱患問題。
庸官、懶官極大地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力是黨和政府的命根子。然而確實有那么一些人,在崗不在狀態(tài),在位不謀公事:“混”字當頭,尸位素餐,碌碌無為;和尚撞鐘,得過且過;推諉扯皮,效能低下;吃喝玩樂,追求安逸。群眾到他們那里辦事,常常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這些作風和做法對黨和政府公信力的傷害,絲毫不遜色于貪腐。
庸官、懶官嚴重損害黨的先進性。庸官、懶官最大的特點,是散漫拖沓、暮氣沉沉。不論發(fā)展壓力多么大、民生問題多么急、機遇變化多么快、上級要求多么緊迫,他們卻總是快不起來,悠悠然地磨蹭著,心懶、嘴懶、手懶、身懶。這樣的人多了,我們黨就會失掉在艱巨復雜的革命、建設、改革考驗中形成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變得遲鈍、保守甚至麻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最后就會失去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治懶治庸是干部隊伍建設問題,是黨的作風建設問題,也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大問題。事實上,有的庸官、懶官同貪官是合而為一的,不少腐敗分子就是從庸、懶的路子走到貪的。因此,治懶治庸是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斷加大反腐敗工作力度,才能為治懶治庸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也只有切實整治庸官、懶官,才能使反腐倡廉建設的道路越走越寬廣。(節(jié)自《人民日報》)
二、考點:申論材料與模擬考題
1、2011年1月12日多家媒體報道,截止1月11日,L市已停止供暖15天。該市鄰近河北,近期屬全年最冷時期,氣象預報顯示,11日市最低氣溫為-10℃。據(jù)L市市長熱線回復:L市今冬將為完成節(jié)能減排任務停止供暖。1月8日起熱力公司全額退還市民的供暖費。為了完成技能減排任務,L市關停了提供熱源的某電廠,從而造成市民集體供暖被中斷,這一事件把L市市政部門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該市領導表達了兩難的困境——按照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關閉該電廠是死任務,不能因為供暖而耽誤完成節(jié)能減排任務。
市民深為不滿,紛紛認為這種做法是典型的因噎廢食。實行這類消極防御和自我封閉的“鴕鳥政策”,管理者固然相對省事,看似消除了大安全事故的隱患,但是廣大民眾只怕難以滿意。因為這種行為,必然會因簡單、粗暴、片面使得民眾的生活、權利空間遭受擠壓,民眾福利大打折扣。這種害怕付出,拒絕承擔責任與風險的封閉管理模式,怎么能夠得到思想日益開放、要求日益多樣的現(xiàn)代社會民眾的認同和支持?
實踐早已證明,疏導總是勝過堵塞,積極的治理與防范總是勝過消極的躲避,在一個開放和諧的現(xiàn)代社會中,公共管理不能采取“鴕鳥政策”。隨著社會改革和現(xiàn)代化進程的逐漸深入,出現(xiàn)了各類更為復雜多變的社會情況,公共管理部門理應有更為積極、靈活和務實的應對。
2.庸政和懶政往往聯(lián)系在一起,需要我們不斷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著力加以整治,努力將之遏制。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