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庸官問題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1-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些人在學習上,不喜歡讀書,不喜歡研究;工作上,墨守成規(guī),不思進取。不認真學習理論和知識,不深入思考問題,也不想深入實際,不愿探索實踐而習慣于老方式、老辦法,辦事安于現(xiàn)狀,缺乏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探索的積極性,也缺乏為基層群眾服務的責任心。這些人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抱殘守缺,習慣于“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的“拍腦袋”決策,或是“以前就是這么做的”經(jīng)驗型決策。
3、對那些不負責任、不干事情、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懶官”、“庸官”,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推出一系列治懶治庸的有力舉措。中央辦公廳最近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對不勝任、不稱職干部的組織調整工作,認真執(zhí)行問責制度。這些年來,全國各地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整治庸官懶政行動。有的地方稱之為“問責風暴”,有的稱之為“庸官問責”,有的稱之為“治庸計劃”,有的稱之為“效能革命”,名稱不一,但實質一樣,都屬于整飭吏治,推動干部隊伍勤政廉政,為經(jīng)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提供作風、制度和組織保障。
4、胡錦濤總書記曾強調指出,對那些長期在條件艱苦,工作困難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關注,對那些不圖虛名、踏實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對那些埋頭苦干,注重長遠發(fā)展打基礎的干部不能虧待。用什么樣的人,不要什么樣的人,體現(xiàn)用人導向,關乎黨風民意,關系事業(yè)發(fā)展。因此,我們一定要表揚、鼓勵、提拔、重用那些銳意創(chuàng)新、干事創(chuàng)業(yè)、作風踏實、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使真正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兢兢業(yè)業(yè)工作的干部越來越多,成為我們黨和政府執(zhí)政興國的中堅力量,也成為人民群眾可依賴的優(yōu)秀干部。
作答要求:
(1)結合“給定材料1”,解釋“鴕鳥政策”的含義,并談談你對鴕鳥政策的看法。(20分)
要求:準確、簡明、深刻字數(shù)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鴕鳥政策”指一些政府官員對于執(zhí)政和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假裝看不見,遇到困難繞著走,處理問題時采取的簡單粗暴的政策。
“鴕鳥政策”之所以出現(xiàn),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價值觀的扭曲,沒有為群眾著想,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和信心;二是執(zhí)政能力欠缺,沒有很強的能力和智慧解決好工作中的困難,便只好避開或者推諉;三是問責制度不完善,缺少對庸官懶官的嚴厲處罰;四是相關的監(jiān)督考核機制不健全,使得一些官員得以鉆考核的漏洞,欺上瞞下。
為避免“鴕鳥政策”的出現(xiàn),可采取以下措施:1、官員要有勇氣和信心,有攻堅不畏難的昂揚斗志; 2、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工作扎實,深入研究和解決群眾中的實際問題;3、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執(zhí)政能力;4、完善監(jiān)督考核機制,實行嚴格嚴厲的問責制,讓“鴕鳥政策”無處藏身。
(2)結合給定資料三,談談你如何看待“問責風暴”。(20分)
要求:全面、理性、觀點明確,字數(shù)在400左右。
「參考答案」
“問責風暴”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可以增強官員的責任意識,轉變官員錯誤的觀念和態(tài)度,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緩解社會矛盾,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凈化社會風氣等等。
“問責風暴”的弊端主要有:
具有不可持續(xù)性。往往媒體高度關注的時候,問責風暴來臨,過后便問責較少;
問責標準不科學,缺乏制度保障。往往在問責風暴期,問責的力度過大,而在此之后,力度又偏小,缺少規(guī)范的穩(wěn)定的制度保障;
問責效果不徹底,“曲線上崗”現(xiàn)象頻現(xiàn)。曾有某市副市長“風暴期”內被免職,
一段時間后,卻又擔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因此,我總體上反對“問責風暴”,不能靠問責風暴來解決一時的問題,應當建立長期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問責制度,同時,充分發(fā)揮群眾和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官員時刻保持勤政廉政的狀態(tài)。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