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8年11月1日,李某以性格不合為由,與已有孕在身的女友張某提出分手,思想較為傳統(tǒng)的張某早就認定李某就是自己托付終生的愛人,便斷然拒絕了李某的分手要求。11月5日中午12點,張某來到李某的家門前(當時李某家里沒有人)掏出隨身攜帶的農藥,一飲而盡倒在了陳家門口。下午1點,李某回家后發(fā)現(xiàn)王小梅口吐白沫昏倒在地上。李某怕別人看著丟人,將張某抱至院中,然后給張某的家人打電話,約過了兩個小時,李某家中仍沒有人來,張某才向當?shù)嘏沙鏊娫拡缶E沙鏊泳罅⒓春歪t(yī)院取得聯(lián)系,并迅速趕到現(xiàn)場施救。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張某由于中毒時間過長,被送往醫(yī)院后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李某不負法律責任。張某屬于服毒自殺,雖然李某沒有及時對張某施救造成了其中毒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但是我國刑法對“見死不救”并沒有明確法律規(guī)定,按照“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原則,李某無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另外,被告人提出分手與死者的服毒自殺無必然的因果關系。被告人與被害人的戀愛關系不是一種法律行為,故被告人不負有救助被害人以防其死亡的《刑法》上的特定義務。我們不能以公序良俗的要求來認定被告人有罪,否則勢必無限擴大特定義務的范圍,導致客觀歸罪的情形。 第二種意見認為是過失致人死亡。其理由是,李某雖知道張某已經(jīng)服毒,但是他主動聯(lián)系了其家人,并在沒有聯(lián)系成功后打電話進行了報警,所以其主觀是相信張某服毒不會死亡。因此,其行為是出于過于自信的過失,應定為過失致人死亡。 第三種意見認為劉某的行為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其理由是:被告人李某在明知已經(jīng)服毒的情況下,仍將張某抱至自家院中,并不及時施救,其主觀上是抱著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應定為間接故意殺人罪。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 第一.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1、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雖然李某與張某的戀愛關系不是一種法律行為,李某不負有救助被害人以防其死亡的刑法上的特定義務。但是李某將張某抱至自家院中的行為阻斷了別人的施救,從而他就具有了對李某施救的特定義務。2、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張某是因為李某的分手而服毒,又因為李某將張某抱致家中的行為阻斷了別人的施救且自己不施救,而使得其錯過了施救的時機而死亡。所以李某應承擔責任。3、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李某在明知張某已經(jīng)服毒,而放任不管不問,明顯存在放任張某死亡的故意。所以,李某的行為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 第二.李某實施的行為在主觀上是屬間接故意,并非過于自信的過失。所謂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而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過失犯罪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兩者的相似處是:第一,兩者都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第二,都不是希望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第一,區(qū)別的關鍵在于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所抱的心理態(tài)度不同。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不僅不希望發(fā)生這種結果,而且是完全反對這種結果的發(fā)生,相信是可以避免的,發(fā)生這種結果是違背其主觀意愿的,出乎其意料之外的。而間接故意,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持放任態(tài)度。既不希望也不反對,既不追求,也不防止,發(fā)生與否均不違背其主觀意愿。第二,促使和支配行為人實施行為的主觀認識因素也不同。過于自信的過失中,行為人雖在一開始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曾有預見,但真正促使實施行為時,其認識上卻是相信可以避免的,認為不會發(fā)生這種結果,而不再是認為仍有可能發(fā)生,而在間接故意情況下,行為人無論在行為前,還是在行為過程中,對危害結果發(fā)生的認識一直處于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不肯定的狀態(tài)之中。第三,過于自信的過失中,行為人認為危害結果不會發(fā)生,具有一定主客觀條件為依據(jù)的,只是對這些條件的作用作了輕率的、過高的估計,誤認為憑這些條件完全可以避免發(fā)生危害結果。服毒兩個小時,足以之人以死亡,這是常識問題。本案中,李某的行為,存在明顯的故意放任李某死亡。故李某的行為非自信的過失,而是構成了間接故意殺人罪。 |
輔導科目 | 課時數(shù) |
免費試聽 |
學費 |
在線購買 |
·基礎班 |
130 |
¥600 |
||
·法條班 |
61 |
¥300 |
||
·真題班 |
28 |
¥250 |
||
·沖刺班 |
52 |
¥250 |
||
·全程班 |
271 |
¥1400 |
||
·法理 |
16 |
¥50 |
||
·法制史 |
5 |
¥50 |
||
·憲法 |
6 |
¥75 |
||
熱門資料下載: |
司法考試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案例:未以夫妻相稱的同居是否構成重婚罪 |
|
閱讀下一篇:司法刑法之相約自殺反悔方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
|
·司法考試國際經(jīng)濟法精講第一章導論 |
·國際經(jīng)濟法精講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第一節(jié) |
·國際經(jīng)濟法精講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第二節(jié) |
·國際經(jīng)濟法精講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第一 |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第二節(jié) |
·司考精講第五章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法律適用第四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二十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二十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十九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 |
·2010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管轄問題難點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十七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 |
·司法考試刑法精講第十七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