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省聯考面試輔導:張家界更名風波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0-11 11:14:5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事件回放」
“南天一柱”為張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袁家界景區(qū)南端,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約150米,又名乾坤柱。2008年12月份,好萊塢攝影師漢森在張家界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外景拍攝,大量風景圖片后來成為美國科幻大片《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各種元素的原型,其中“南天一柱”圖片就成為“哈利路亞山”即懸浮山的原型。《阿凡達》在全球熱播后,海內外億萬觀眾更是對“哈利路亞山”原型地張家界心向神往。這也讓張家界旅游景區(qū)的管理者靈機一動,決定將“南天一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希望借助《阿凡達》的魅力,再次刺激當地旅游業(yè)。
張家界景區(qū)管委會主任宋志光表示:“‘南天一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絕對不是崇洋媚外,只是順應了景區(qū)土著居民和廣大游客的心聲。”同時他還表示,張家界是世界自然遺產,神奇風景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也是全世界的。“南天一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是向外界宣告:張家界不僅屬于世界,也已經走向世界。張家界和黃山爭奪誰是《阿凡達》“哈利路亞山”原型的硝煙還未散去,1月25日傳來消息,張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在數百名當地居民及海內外游客的見證下舉行了更名儀式,正式更名為“哈利路亞山”。
「標簽」社會
「觀點概覽」這一事件是圍繞《阿凡達》在全球熱播后,張家界名山南天一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是否崇洋、是否“杯具”展開討論的,對此各大主流媒體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評論,國家公務員網摘取代表性的精華之見,對事件作原因、利弊、影響分析,最后進行對策表態(tài),以助考生全面吸收各種觀點,從根本上解決考生無觀點或者“立場”站錯的情況。
評論一:
為了發(fā)展旅游而更改地名的景區(qū)有很多。“乾坤柱”(又名“南天一柱”)本身取名時間并不長,名氣也不夠大。“乾坤柱”此次被全球觀影近2億人次(90%以上為國外觀眾)的電影《阿凡達》作為主背景,實屬張家界旅游發(fā)展的一次契機,應該要把握住,這給入境市場的開拓提供了機遇。更名是一個宣傳營銷手段,“乾坤柱”本身的名字也并未取消,只是多了一個洋名,「觀點一」取名“哈利路亞山”有何不可?
更名不是“崇洋媚外”,不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是“洋為中用”,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是用外國人熟悉的名字包裝旅游產品來開拓境外市場,這和很多跨國企業(yè)用很地道的中國名稱包裝其產品在中國進行銷售是一個道理。「闡述觀點」當年,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促進了張家界旅游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此次“乾坤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同樣也是希望張家界的旅游能邁上一個更新臺階。
評論二:
平心而論,《阿凡達》名氣確實很大,但是否大到足以改變張家界這一世界自然遺產景區(qū)內一座山的名字,則有待商榷。也許改名的初衷是為了傍一下《阿凡達》這個名牌,利用這種炒作賺取更大的商業(yè)利潤,這也無可厚非。但是話說過來,名氣大就一定要刻意改變些什么好跟著它打點“秋風”嗎?而且,張家界本身已經是世界自然遺產,一部“只領風騷兩三年”的電影PK雋永的世界自然遺產,孰輕孰重,這個問題還有爭論的必要嗎?
而就深層次說,從“乾坤柱”到“哈利路亞山”的轉變,折射出的是有關人士對中國本土文化的不自信。「觀點二」“乾坤柱”這個沿用已久的名字反映了國人對奇山異水的獨特感知,包含著中國樸素的傳統哲學思想,積淀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好端端的一座中國山非要傍上“洋名牌”才能更出名?非得“言必稱希臘”才能顯示出有文化?改名之舉本身就包含著對本土文化的不自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己都不相信憑“乾坤柱”這個名字能走向世界,外人能信嗎?更何況“哈利路亞山”這名字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或多或少帶著一些“崇洋”的意味!副砻鲬B(tài)度」
評論三:
隨意改洋名表現出文化短視。「觀點三」在國外很多國家紛紛搶注本國文化遺產的時候,我們卻在把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命名權往外“送”,還美其名曰“與世界接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誰有權為“南天一柱”更名?張家界不是任何官員的私人財產,它的命名也不應該由哪一個單獨的部門來進行。中國一山一水的更名都必須依據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精神,得到炎黃子孫的認可并經過中央政府有關機構的合法審批與授權。「觀點四」呼吁有關部門高度關注并抓緊出臺相關法規(guī),防止這種鬧劇再次上演!负粲醮胧
評論四:
這件事不由使人想起國門打開以來的“更名熱”,F在卻要輪到中國的名山大川換洋名了,如此下去什么不能改?只怕長江要變成亞馬遜江,泰山要變成阿爾卑泰,老子、孔子也改作老喬治、孔耶夫了。
我們早已主權獨立,經濟實力也躍居世界前列,但還有一個“自立”沒有徹底解決,即精神自立、文化自立。張家界更名一事正透出了國人在文化方面缺乏自信!竿^點二」
一個民族的獨立、興旺、發(fā)達,要靠武力強大、經濟獨立,更要靠精神自立。我們這個民族始終有堅強、勇敢、自信的一面,從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氣”到共產黨人的自力更生。但也有奴性殘余的一面,魯迅當年就曾為此終身戰(zhàn)斗,可惜還是劣根難盡。一個沒有了自立意識、自立愿望的人還侈談什么發(fā)展產業(yè)。在商品生產上靠貼牌銷售終歸沒有出路,在文化產業(yè)上貼牌更是一種自殺。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