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省聯(lián)考面試輔導:中小學校長出國培訓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0-11 11:13:3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事件回放」
全國政協(xié)委員、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表示,中國計劃在未來三年組織“上萬名”中小學校長到國外培訓,讓他們去了解國外的基礎教育是怎么讓孩子們更加快樂地學習的,可以從中找到為中小學生減負等方面的經(jīng)驗。
「標簽」教育
「觀點概覽」圍繞教育部副部長計劃在未來三年組織“上萬名”中小學校長到國外培訓這一事件,各大主流媒體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評論,畫圖教育摘取代表性的精華之見,對事件作原因、利弊、影響分析,最后進行對策表態(tài),以助考生全面吸收各種觀點,從根本上解決考生無觀點或者“立場”站錯的情況。
評論一:
得知這個消息,不少家長是贊同的,認為中國中小學需要借鑒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好的理念,解決目前教育中的問題。當然,也有不少人是心存疑慮的。安排上萬名校長出國考察,不管怎么算都將是一筆大開銷,有沒有必要花這么一大筆錢?花了錢能否取回真經(jīng)?從國外學到的經(jīng)驗能否派上用場?「辯證分析」
但是從現(xiàn)有的新聞報道中,人們無從得知校長培訓計劃的具體內容、經(jīng)費及相關培訓安排。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赣^點一」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培訓計劃應當堅持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如果事先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及時將培訓計劃的細節(jié)公之于眾,可能大家就不會有太多的疑問和擔心。
這些年,公費出國旅游事件備受詬病。溫總理在兩會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上提到:“要堅持勤儉行政,反對鋪張浪費,不斷降低行政成本……從嚴控制公費出國出境。”這恐怕也是人們擔心校長培訓計劃變味的一個重要理由。我們的教育者確需走出去學習國外的先進教育經(jīng)驗,這個校長出國培訓計劃也亟須強有力的監(jiān)督,以防一場規(guī)模龐大的出國培訓計劃變成聲勢浩大的公費旅游活動,讓好事走了樣。所以,眼下更為重要的是,敦請教育主管部門公開校長培訓計劃的具體方案,以便公眾了解這一計劃的經(jīng)費安排、人員選拔以及實施細節(jié)!柑岢鼋ㄗh」
我認為,與其簡單作出判斷,不如關注決策行為本身是否符合公開、公正原則。相較而言,呼吁和推動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尤其顯得迫切和嚴峻!副砻鲬B(tài)度」
評論二:
中國的孩子們?yōu)槭裁床荒芸鞓返貙W習?根源并不在于中小學校長們有沒有到國外培訓過!赣^點二」事實上,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很多中小學校長們,并不乏出國考察、學習、交流的機會,也并不缺乏國際視野,也能接受學生減負、快樂學習的理念。
在這樣的格局之下,中小學校長們只需要按照教育部門的指令執(zhí)行就可以了。如果不愿意執(zhí)行,則難免位置不!,F(xiàn)在社會上都在批評教育行政化傾向嚴重,在我看來,并不全是學校本身的行政化問題,而首先應該從教育行政部門找找原因。長此以往,校長們本身既缺乏制度創(chuàng)新的動力,而外部又缺乏鼓勵制度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何來創(chuàng)新?「原因分析」
為什么中國教育動輒大手筆、大計劃、大投入,而不去考慮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此舉果真施行,可能校長們倒是可以暫時減輕工作負擔了,學生的負擔卻未必能減輕,而納稅人的負擔則不免相應要增加了。「表明態(tài)度」
評論三:
當前,教育存在最大的問題是不公平,其他都在其次。「觀點三」國務院參事任玉嶺認為,中國教育不僅地區(qū)差距和城鄉(xiāng)差距明顯拉大,教育資源配置的嚴重差異,造成了教育的眾多不公平;而且,就近入學、高考錄取制度、高等教育資源的配置嚴重不均、政府規(guī)定執(zhí)行不力等問題也困擾著教育的發(fā)展!冈蚍治觥
國家教育中長期規(guī)劃實施意見稿正在征集各種意見,筆者注意到,規(guī)劃并沒有把教育公平放到第一位,這不能不說是個極大的失誤。1月3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市朝陽區(qū)麥子店街道談起教育時說“我們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一是教育公平,二是教育體制改革。”《教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不應受財產狀況的限制!咐碚撝巍故堑,教育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偉大工具。教育公平了,社會才能公平!
可是,教育不公平的大問題改變了學校的面貌,學校迎來送往各種檢查團,還忙不迭地爭創(chuàng)各種名和利,一切唯領導馬首是瞻,完全變成局長校長個人意志的封地,打著辦學旗號,分出部分教育資源大搞創(chuàng)收,你追我趕,義務教育不義務,金錢至上,權貴第一,哪里還有公平的半點影子?
請問,對于亟待解決的教育公平這個頭號問題,萬名校長出國學習培訓,必要么?有用么?這是在避重就輕、逃避責任,郝部長這個藥方開錯了!「最后表態(tài)」
評論四:
就地取材更節(jié)約!赣^點四」一個是,不通過公派外出進修培訓,是不是就學不到先進的東西?當前,信息和傳媒業(yè)如此發(fā)達,有關國外辦學和辦教育的先進經(jīng)驗,完全可以通過迅速便捷的方式獲取,同樣可以獲得信息和知識,為什么非得耗費巨資到國外學?「原因一」學習先進經(jīng)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走出去”,另一種是“請進來”。聘請國外專家學者到國內講學,在國內組織大型培訓,顯然比統(tǒng)統(tǒng)安排到國外培訓更節(jié)約,如果效果基本一致的話,就完全沒有必要非得讓中小學校長“親身”跑到國外去“鍍金”。
另一個問題,我國每年的海歸博士、碩士是一個海量數(shù)字,熱衷教育事業(yè)的也大有人在,就地取材是不是比專門對萬名中小學校長外國進修更節(jié)約?「原因二」其三,還有一個對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兼容并蓄”的問題。外國的東西放在外國固然好,但放諸于國內未必完全行得通!冈蛉勾笠(guī)模派出中小學校長到國外機構培訓,就意味著大規(guī)模“移植”外國先進教育經(jīng)驗。拿回來不用吧,又是浪費;用吧,放之于國內,推行起來難度極大,又不能照搬,最終說不定還是“浪費”,這正是公眾最擔憂之處。
本土資源應好好利用!赣^點五」校長也應該學習什么是素質教育,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校長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學校是重視“素質教育”還是重視“應試教育”,是重視培養(yǎng)“考試機器”還是培養(yǎng)真正的人才。而且,美、日、歐盟都是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圣地”,校長們親自去“取經(jīng)”,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我們有蔡元培、梅貽琦、葉圣陶、陶行知這些卓越的教育家,他們的教育思想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好好地利用了“本土資源”嗎?不好好利用自己的“本土資源”,一味舍近求遠,失之偏頗,F(xiàn)在信息這么發(fā)達,即便要去國外“求取真經(jīng)”,也不必上萬校長都去。完全可以派少數(shù)校長去考察,用DV攝錄下珍貴的資料,讓國內的校長、教師共享考察成果。甚至還可以利用遠程視頻進行學習,這也用不著多大的費用,不介意簡陋點的話,QQ、MSN都可以實現(xiàn)。另外,國內目前有相當多的書籍都是在介紹日本、美國的教育,前人考察的成果,我們也應該好好利用。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