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新大綱行測輔導:閱讀理解(3)
來源:網(wǎng)絡發(fā)布時間:2010-10-29 10:37: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例8】 (2009-國考-52)心理矯治作為一項專業(yè)性、科學性很強的教育改造手段,其意義不僅在于促進服刑人員改造,也在于降低服刑人員出獄后重復犯罪的幾率。當然,由于我國心理學學科建設尚未成熟,心理矯治工作雖然在監(jiān)獄管理系統(tǒng)中已初見成效,但在監(jiān)獄系統(tǒng)中大范圍運用還需假以時日。
這段文字主要是說心理矯治( )。
A. 在監(jiān)獄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B. 亟待在監(jiān)獄系統(tǒng)中進行大范圍運用
C. 是一種處于發(fā)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
D. 發(fā)展有賴于心理學學科建設的發(fā)展成熟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題,整個文段都在圍繞“心理矯治”展開論述。首句闡述了心理矯治的作用和意義,第二句談到了心理矯治面臨的問題。結合兩句的內容,正確的答案應該是C項“一種處于發(fā)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其中A項僅僅提到了心理矯治的作用和意義,沒有談到其發(fā)展的瓶頸。B項提到了其發(fā)展的趨勢,D項談到了發(fā)展受限的原因,然而都僅是側重一個方面進行的表述,因此A、B、D項都應該排除。
【例9】 (2009-國考-57)今天,人們往往以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它們從平原退出的歷史。唐宋時期,隨著經(jīng)濟文化中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遷,華南虎徹底退出平原地區(qū)。之后出現(xiàn)的“調虎離山”“放虎歸山”“坐山觀虎斗”等成語,表明當時人們已經(jīng)誤認為老虎是山地物種,并不知道老虎是因為人類活動的侵犯而“被逼上山”的。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 描述老虎隨人類活動退向山區(qū)的歷史
B. 澄清人們對老虎生活區(qū)域的認識誤區(qū)
C. 說明了老虎“被逼上山”的時代背景
D. 分析人類活動對老虎生存環(huán)境的影響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B。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題。文段首句提出論點,即人們對老虎的生活區(qū)域有認識上的偏差,老虎并非一直生活在山上而是從平原退出的。接下來引用了唐宋歷史事實以及一些成語的例子來對首句觀點進行論證,屬于文段的分論點。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B項,即澄清人們對老虎生活區(qū)域的認識誤區(qū)。
【名師點評】 該文段對考生把握主題句的能力進行了考查,考生要重點掌握行為脈絡中“總-分”式這種類型,一方面要重點掌握總與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另一方面要在閱讀文段時重點觀察首句引導的主題句,這也是解題的關鍵所在。
【例10】 (2009-國考-59)近年來,全球紙價持續(xù)上漲,據(jù)分析,紙漿的價格會越來越高,而出于環(huán)保的原因,全球的紙漿生產(chǎn)能力卻在減弱。油價的上漲讓問題變得更糟糕,而據(jù)預測,這一上漲趨勢并不會在短期內逆轉。當紙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必然反映到書價上,即使不考慮買書人會因為額外支出而減少購買,增加的占用資金也會令書店的經(jīng)營風險增加。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 說明書價必然上漲的諸多原因B. 分析未來圖書零售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C. 揭示能源問題與圖書行業(yè)的關系D. 預測圖書零售業(yè)將面臨經(jīng)營困境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題。文段首句提到紙價上漲,生產(chǎn)能力減弱的現(xiàn)狀;第二句話提到油價上漲的現(xiàn)狀。接著引出文中的主題句,即紙價與油價的全面上漲必然會導致圖書零售業(yè)的銷售前景,即“即使不考慮買書人會因為額外支出而減少購買,增加的占用資金也會令書店的經(jīng)營風險增加”一句。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D項,預測圖書零售業(yè)面臨的困境。
【例11】 (2009-國考-61)隨著科學的進步與基因治療方法的建立,基因興奮劑的使用已成為可能,但檢測運動員是否使用過基因興奮劑則非常困難。雖然可以從蛋白質組學檢測發(fā)現(xiàn)其蹤跡,但檢測基因一般需要運動員身體組織樣本,這涉及是否尊重運動員的問題。另外,目前的檢測技術還無法跟上基因改造的步伐,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除了將基因興奮劑列入禁止目錄,也在吸納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基因技術專家為自己服務,希望研發(fā)出基因興奮劑檢測技術,取得相關前沿成果。
這段文字說明基因興奮劑檢測( )。
A. 需要不斷完善技術手段B. 遭遇的困境與解困思路
C. 需建立完備的檢測體系D. 面臨的道德與技術難題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文段首句運用轉折詞強調“基因興奮劑檢測很困難”,接下來都是在圍繞如何“困難”展開論述:第二句提到了“但檢測基因一般需要運動員身體組織樣本,這涉及是否尊重運動員的問題”一句即關于倫理道德的難題;又通過“另外”引導出第二個原因,即技術上也面臨著困境。因此,該段文字重點就是在談論基因興奮劑檢測面臨道德與技術的難題。
【例12】 (2009-國考-64)設計美術館向來是建筑師莫大的機遇,他們會因此得到可以盡情施展最炫目華彩技法的舞臺。而在梵·高美術館,從最初設計草圖的里特維爾德,到負責設計配樓的黑川紀章,再加上為他們拾遺補缺的凡·古爾,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非常低調內斂的姿態(tài),絕無半分喧賓奪主的企圖。是不是該猜測,他們面對著如此特殊的對象,都明了自己的使命就是不要用華麗去玷污了梵·高?就把絢麗全都留給畫筆下那如焰火般旋轉的星空吧!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 說明梵·高具有璀璨的藝術成就B. 探討梵·高美術館風格樸素的緣由
C. 點評三位建筑師獨特的設計風格D. 分析梵·高美術館統(tǒng)一風格形成的背景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B。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題。文中首句提到了在設計美術館時建筑師通常選擇的風格是華麗炫目;接著用轉折詞“而”引出梵·高美術館的不同特點,即低調內斂;最后對這一建筑風格進行了解釋說明,即避免用華麗玷污梵·高。因此整個文段都是在探討該美術館風格樸素的理由。正確答案應該是B項。A項表述在文中并沒有提及,無從得出;C項“點評建筑師的設計風格”只是文中一部分而已,并非主要內容;D項“分析風格形成的背景”的表述也不準確,并非背景,而是緣由。
第二節(jié) 意圖推斷題
核心知識
如果說主旨概括題是“有一說一”的話,那么意圖推斷題則重在“言外之意”。這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意圖推斷題的正確答案往往不能從題干中直接找出,必須通過思考、分析、判斷來推斷作者的意圖、觀點和看法。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意圖推斷題的數(shù)量達到10道之多,為歷年之最。一方面是因為這種題型更具靈活性,一段材料可以從多個方面設置考點;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種題型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考查考生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意圖推斷題的提問方式通常帶有“意在”“想要”等提法。常見的提問方式有以下幾種:“這段文字意在說明……”“這段文字意在闡明……”“這段文字意在強調……”“上面這段話最想表達的意思是……”“這段文字主要想表達的是……”“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這段話告訴我們……”“這段文字著重抒發(fā)怎樣的感慨”等。
對于意圖推斷題,考生的解題思路關鍵在于把握提問要點,既然是“意在”“想要”等提法,意味著在原文的表述中并沒有直截了當?shù)貙⒆髡叩哪康、意圖表明,而需要考生閱讀時結合文段去把握作者說話的出發(fā)點和目的所在,即通過文段的字面語句推斷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忌谶x擇答案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出題人在設置題目選項時通常會將文段的字面表達意思設為一個干擾選項,考生在作答時要注意排除。
(2)考生在把握作者說話的目的、意圖、初衷時要結合原文進行引申,不要過度猜測。
經(jīng)典真題精講
【例1】 (2010-國考-21)法國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一個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風呼呼猛刮,行路人緊緊裹住大衣,北風無奈于他。南風徐徐吹動,溫暖和煦,行路人解開衣扣,脫衣而行,南風獲勝。
這個寓言意在告訴人們( )。
A.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B. 方法得當,柔可克剛
C.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D.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B。這是一道典型的意圖推斷題。文段講述了一個著名的寓言:南風北風比賽的故事。不難發(fā)現(xiàn)在使行人脫衣的過程中,北風并沒有使用恰當?shù)姆椒,猛烈地刮,最終造成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而南風則選擇了恰當?shù)姆椒,吹著徐徐的微風,最終獲勝。通過這個寓言,作者要揭示一個哲理,即若想成功,要選擇恰當?shù)姆椒,有時候能夠以柔克剛,正如微風戰(zhàn)勝大風一樣,因此B項為正確答案。A、C、D三個選項也都是符合客觀實際的表述,不過考生在選擇時要注意答案與文段之間的關聯(lián)性,換言之正確答案與文段要有關系才行,而上述三個選項并非文段所要揭示的寓意和道理,因此應該予以排除。
【例2】 (2010-國考-23)呈現(xiàn)大自然多樣性的熱帶森林是許多動植物的最后棲息地,它們的存在對人類來說極其重要。面對熱帶森林被嚴重破壞的狀況,人們很容易忘記,這是溫帶地區(qū)大部分森林已經(jīng)遭遇過的:在已開發(fā)地區(qū),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開發(fā)區(qū),尤其在嚴重降雨區(qū),一旦那些山坡的植被遭到破壞,就會引起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問題。多數(shù)植物種類分布廣泛,能夠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來,但有些種類分布范圍很狹窄,過量砍伐會使之永遠消失。
根據(jù)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是( )。
A. 強調森林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B. 分析亂砍濫伐森林的嚴重后果
C. 說明溫帶森林實際上更易遭到破壞D. 呼吁重視與加強對溫帶森林的保護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A。這是一道典型的意圖推斷題,考查考生把握作者意圖的能力。文段首句就提到熱點森林的存在對人類的重要性。接著又列舉了溫帶森林遭到破壞造成的嚴重危害,就是想通過這些嚴重后果警醒人類要意識到森林對人類的重要性,重視對森林的保護。符合文意的是A項。B、C兩項僅僅陳述了一個表面現(xiàn)象,并非作者的目的和意圖。D項表述主體有誤,并非加強對溫帶森林的保護,而是應該加強對整個森林的保護。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