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_寒包熱哮證的主癥_哮病緩解期的辨證論治
來源:互聯網絡發(fā)布時間:2010-09-30
寒包熱哮證的主癥
寒包熱哮證的主癥:喉中鳴息有聲,胸膈煩悶,呼吸急促,喘咳氣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黃,或黃白相兼,煩躁,發(fā)熱,惡寒,無汗,身痛,口干欲飲,大便偏干,舌苔白膩、罩黃,舌尖邊紅,脈弦緊。
哮病緩解期的辨證論治
哮病緩解期肺脾氣虛、肺腎兩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1.肺脾氣虛證
主癥:氣短聲低,喉中時有輕度哮鳴,痰多質稀,色白,自汗,怕風,常易感冒,倦怠無力,食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補土生金。
代表方:六君子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白術、山藥、薏苡仁、茯苓、法半夏、橘皮、五味子、甘草。
2.肺腎兩虛證
主癥: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咯痰質黏起沫,腦轉耳鳴,腰酸腿軟,心慌,不耐勞累;蛭逍臒,顴紅,口干,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苔淡白、質胖,脈沉細。
治法:補肺益腎。
代表方: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加減。
常用藥:熟地、山萸肉、胡桃肉、人參、麥冬、五味子、茯苓、甘草、半夏、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