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領導干部到群眾中去做調查研究時,時常碰壁,轉了一大圈,什么也沒了解到。為什么?因為會碰到群眾的“官腔”:“生活不錯,干群關系很融洽”、“過年過節(jié)還送肉、送錢,我們很感激黨和政府”……群眾的“官腔”,大多是有這么回事兒。但即便如此,他們的講話內容,也藏起了意見與不滿,是做過選擇的。這又是為什么?
不太熟悉的人之間交流,一般有一個習慣,即:選對方愿意聽的話講。群眾能夠打出“官腔”,是因為看到了某些領導干部的“官樣”,揣測了他們的心理。平常的調查訪問中,領導干部們習慣扮“官相”,群眾也難免應付以“官腔”:說壞話不知道后果,說好話總是沒錯。
或許,不拿“官相”,群眾也就不會打“官腔”,才會“實話實說”。說的說了想說的,聽的也聽到想聽的,兩全其美。
看不懂,怎么審?
各地兩會召開,財政預決算報告“看不懂”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蚴沁^于簡單籠統(tǒng),或是專業(yè)術語太多,或是簡單問題復雜化。這使很多代表討論時只能敷衍,表決時還是糊涂。
財政報告要看得懂,代表無疑需要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練就“火眼金睛”。但同時,各級政府也一定要有抖出家底、直面監(jiān)督的勇氣,報告撰制者更要換位思考,力求通俗。即便必須用到專業(yè)術語,也應在文中或文后作出注解。
進而言之,預決算報告不僅要讓人大代表看得懂,還應該讓廣大群眾看得見、看得懂。公眾對財政預決算,也享有知情權、監(jiān)督權。香港的做法值得借鑒,2008年特區(qū)政府財政預算報告厚達千頁,列出每個部門的開支預算,在網(wǎng)站上就可以下載,小學生都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