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國民經濟評價采用了( 。┙洕u價理論。 A.費用—效益分析方法 B.“有無對比”方法 C.影子價格理論方法 D.資本金流量分析方法 E.總量效益最大化 「答案」A、B、C、E 分析:D應為現(xiàn)金流量分析方法。 1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項目的效益是項目對國民經濟所作的貢獻 B.項目的費用是國民經濟為項目所提供的資金 C.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 D.間接效益不能在直接效益中得到反映 E.項目的間接效益和間接費用又統(tǒng)稱為外部作用 「答案」B、E 分析:項目的國民經濟費用是指國民經濟為項目付出的代價,包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故B錯誤。項目的間接效益和間接費用又統(tǒng)稱為外部效果。故E錯誤。 18.環(huán)境影響包括( )。 A.噪音污染 B.光污染 C.水污染 D.綠化影響 E.以上都不對 「答案」A、B、C、D 分析:項目的環(huán)境影響包括項目對環(huán)境的有利和不利影響。 19.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的區(qū)別在于( 。 A.兩種評價的角度和基本出發(fā)點不同 B.項目的費用和效益的含義和范圍劃分不同 C.使用的價格體系不同 D.財務評價只有盈利性分析,國民經濟評價還包括清償能力分析 E.使用的基本理論不同 「答案」A、B、C 分析:財務評價有兩個方面,一是盈利性分析,二是清償能力分析。而國民經濟評價則僅僅只有盈利性分析,即只有經濟效率的分析,沒有清償能力分析。故D錯誤。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都是經濟評價,都使用基本的經濟評價理論,即費用與效益比較的理論方法。故E錯誤。 2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項目直接效益大多在財務評價中能夠得以反映 B.間接費用一般在項目財務評價中沒有得到反映 C.間接效益會在財務評價中得到反映 D.直接費用一般表現(xiàn)為投入項目的各種物料、人工、資金技術以及自然資源而帶來的社會資源的消耗 「答案」C 分析:間接效益一般在財務評價中不會得到反映。 21.對農村土地的實際征地費有( 。。 A.土地補償費 B.剩余勞動力安置費 C.拆遷費 D.水費 E.電費 「答案」A、B、C 分析:按國民經濟評價費用與效益劃分原則,項目的實際征地費可以劃分為三部分:(1)屬于機會成本性質的費用,如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等。(2)屬于新增資源消耗的費用,如拆遷費、剩余勞動力安置費、養(yǎng)老保險費等。(3)屬于轉移支付的,如糧食開發(fā)基金、耕地占用稅等。 22.下列屬于轉移支付的有( )。 A.拆遷費 B.青苗補償費 C.耕地占用稅 D.土地補償費 「答案」C 分析:屬于轉移支付的有糧食開發(fā)基金、耕地占用稅等。A.拆遷費屬于新增資源消耗的費用。B.青苗補償費,D.土地補償費屬于機會成本性質的費用。 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影子工資是指項目使用勞動力,社會為此付出的代價 B.勞動力的機會成本是指勞動力用于所評價的項目中所能創(chuàng)造的最大效益 C.技術熟練程度要求高的、稀缺的勞動力,其機會成本高 D.勞動力的機會成本是影子工資的主要組成部分 E.搬遷費也是影子工資的一部分 「答案」A、C、D、E 分析:B、勞動力的機會成本是指項目所用的勞動力如果不用于所評價的項目而在其他生產經營活動中所能創(chuàng)造的最大效益。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 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李述萍 |
40 |
張立寧 |
20 |
張立寧 |
12 |
|||||
劉翠玲 |
40 |
劉翠玲 |
20 |
劉翠玲 |
12 |
|||||
成麗芹 |
40 |
曹明銘 |
20 |
成麗芹 |
12 |
|||||
王雙增 陳憲 |
40 |
王雙增 陳憲 |
20 |
王雙增 陳憲 |
12 |
|||||
王曉琴 |
40 |
杜 軍 |
20 |
杜 軍 |
12 |
|||||
咨詢工程師考試輔導優(yōu)惠套餐方案>> | ||||||||||
精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200 元 沖刺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串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 ||||||||||
套餐:咨詢工程師全科套餐價2000元, 新學員1350元,老學員1200元。 | ||||||||||
咨詢工程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