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0年11月,國內領先財經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的精英讀者俱樂部——21俱樂部,啟動首屆“2010中國商學院競爭力報告”,該活動屬于21俱樂部百萬中產大型網絡調研之一,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專業(yè)參考。 21俱樂部通過對國內商學院信息的全面收集、求證,委托專業(yè)機構制作問卷,廣泛調研MBA/EMBA畢業(yè)學員、潛在學員、專業(yè)人士和機構對于國內眾商學院和旗下教育項目的評價;谡w實力、細分市場和極具個性項目特點的三個考察維度,進行嚴謹的數據分析,將評出十大最佳商學院,最佳MBA項目以及最佳EMBA項目的主榜單,以及按照創(chuàng)新性和潛力大小的十大商學院,MBA項目和EMBA項目的子榜單。 站在媒體的立場上,21俱樂部將重點從上榜者的排序轉移到對個性化的發(fā)掘。最終將遴選出最具有競爭力和最具有特色、比較優(yōu)勢的商學院及項目,打造一份對廣大學員具參考功能的《2010中國商學院申請指南》,回饋所有十年來關心和支持《21世紀經濟報道》的讀者和熱心人士。 人們?yōu)楹吻嗖A商學院教育? 當今世界,經濟交易越來越復雜和精細,所有權和經營權不斷分離,職業(yè)經理人成為商業(yè)活動的核心力量。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經濟繼續(xù)高速增長,伴隨著商學院教育急劇擴張,現代管理教育正迎來在中國的上升期。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2009)35號文件,從2010年起,全國新增55所高校獲準開展MBA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具有MBA招生權限的學校由原來的127所新增至182所。到今年,累積MBA招生人數超過了20萬,每年的MBA錄取人數也以約15%的速度增長。 一時間,商學院教育成了熱門產業(yè)。人們普遍認為,在激烈的職業(yè)競爭中,適時充電總能帶來更多安全感。 有無數的榜單和分析報告顯示,接受現代管理教育,極有可能為個人職業(yè)生涯帶來巨大幫助。從宏觀上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有賴于更加高效的現代管理手段,因為經濟生活中不斷涌現的新機制、新思路,使得社會對管理者的要求不斷提高。那一些從傳統(tǒng)計劃體制中脫胎的企業(yè)家、依靠艱苦奮斗精神的創(chuàng)業(yè)者、擁有政策資源或依靠廣泛人脈的老江湖,固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全球競爭的環(huán)境下,“做大做強”仍然需要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商業(yè)教育。 顯見,中國仍然面臨著管理人才需求總量的缺口,以及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問題,所以不少人相信,商學院教育是一塊美味而且越來越大的蛋糕。 商學院的核心競爭力值得考量 很多人都在排著隊等著接受商學院教育,可是面對太多的道聽途說,太多的專業(yè)報告,往往為選擇項目而犯難,因為他們并非都是業(yè)界翹楚,也不是非得上那幾家最頂尖的學校,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才是他們重新上路的關鍵。而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做無用功,是比無所作為更嚴重的失敗。 什么樣的商學院能夠得到青睞,立足于正在變大的市場?核心競爭力是關鍵。領先群體自不必說,對“大多數”而言,核心競爭力意味著獨特性的優(yōu)勢,只有這樣才能在“頂級”之外找到一片空間。 當下的不少排行榜,習慣于從畢業(yè)生調查入手,按照年薪排序,或者調查雇主,對就業(yè)趨勢進行排序。這都是很好的維度,但不可避免的是,評選結果高度精英化,將焦點永遠集中在數家在業(yè)界領先的機構。而數量龐大的“非主流”商學院成了“沉默的大多數”,如此便不能為同樣龐大的潛在學員進行很好的導向。 目前,多數討論都圍繞著商學院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特色挖掘而展開,誠然這都是成為頂級商學院的必備條件。然而,商學院教育市場不斷細分和拓展,教育項目和院校背景的特點和比較優(yōu)勢也將成為申請者的重要考慮條件。這便是21俱樂部為廣大學員提供國內眾多商學院項目的深入調查和專業(yè)分析,制作“商學院指南”的著力點所在。另一方面,在面向21俱樂部150萬精英讀者會員的調研結束后,終將呈現中國中產階層的“MBA印象”,為廣大商學院調整辦學戰(zhàn)略,增強競爭力提供有力的依據。 21俱樂部,憑借21世紀報系高端財經媒體平臺,以專業(yè)水準、嚴謹態(tài)度和強大的新媒體技術為中國最優(yōu)秀人群提供及時、準確、優(yōu)質的服務。本次調研作為一份年度大禮,將為21俱樂部的百萬中產會員描繪一幅更加壯麗的職業(yè)圖景,以“中產生活圈”的名義,迎接21世紀的下一個十年。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