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江澤民同志總結我黨治國的歷史經驗,借鑒世界各國的長處,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方略,即把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到治國方略的高度。以德治國凸顯了思想道德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發(fā)展了鄧小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以德治國的途徑:施“德政”,即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不斷發(fā)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普“德育”,即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倡“德行”,即按照社會主義道德要求,提倡什么行為,反對什么行為,開展對人們社會行為的道德評價,以旌表道德行為。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一手抓法制建設,一手抓思想道德教育。 5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在當代中國,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發(fā)展教育和科學事業(yè),積極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繼續(xù)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52.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相協(xié)調、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 A.為人民服務B.集體主義C.誠信主義D.愛國主義 【A】 (2007年單選題第12題)、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53.社會主義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教育是發(fā)展科學技術和培養(yǎng)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教育創(chuàng)新,深化教育改革,優(yōu)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yè)務水平。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 5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指導方針 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fā)展教育科學文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5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guī)范,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它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思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核心是 A. 愛國主義B. 團結統(tǒng)一C. 勤勞勇敢D. 自強不息 【A】(2008年單選題第14題),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內容是指 A.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思想 C.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D.社會主義榮辱觀【ABCD】(2007年多選題第31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都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精華,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內涵的科學揭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樹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培養(yǎng)和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掌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即是豐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的必然要求。沒有社會主義和諧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和主導,和諧文化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諧文化建設中,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才能形成全社會的共同理想,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才能樹立全社會的和諧理念,培育全社會的和諧精神;才能形成全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形成全社會的和諧人際關系;才能營造全社會的和諧與氛圍,塑造全社會的和諧心態(tài)。只有建設具有廣泛感召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增進思想共識,形成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56.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自由王國發(fā)展起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取得的生產力充分發(fā)展的基礎上的,既繼承了資本主義使人擺脫人的統(tǒng)治的歷史性成果,又超越資本主義使人擺脫物的統(tǒng)治而達到自由全面發(fā)展。江澤民同志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出科學論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的思想。 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fā)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chuàng)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fā)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fā)展。 57.“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的基本方針 祖國統(tǒng)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一國兩制”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的。 “一國兩制”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是在祖國統(tǒng)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大陸地區(qū))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qū),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具體地說,有以下幾點:(1)“一個國家”,即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香港、澳門、臺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它是“一國兩制”構想的核心,是實現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2)兩種制度,即在統(tǒng)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作為國家主體的大陸地區(qū)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則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3)高度自治。祖國和平統(tǒng)一后,依法在香港、澳門、臺灣設立特別行政區(qū)。特別行政區(qū)行使地方政府的權力,除在外交、國防、宣戰(zhàn)、媾和方面服從中央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對臺灣特別行政區(qū)的政策更為寬容。(4)實行“一國兩制”長期不變。用“一國兩制”的辦法來實現祖國和平統(tǒng)一,不是權宜之計。 58.“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 香港回歸祖國使“一國兩制”從構想變?yōu)楝F實,標志著中華民族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香港的長期穩(wěn)定和繁榮奠定了基礎,為澳門、臺灣的回歸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祖國在完全統(tǒng)一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再一次證明了一國兩制構想具有強大生命力,為澳門長期穩(wěn)定和繁榮奠定了基礎,為臺灣的順利回歸創(chuàng)造了條件。 59.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綱領 (1)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tǒng)一的基礎和前提;對于臺灣同外國發(fā)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系,我們不持異議;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談判;努力實現和平統(tǒng)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大力發(fā)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充分尊重臺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護臺灣同胞一切政黨權益;歡迎臺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愿意接受臺灣方面的邀請,前往臺灣;等等。這是“一國兩制”構想的具體化,是系統(tǒng)闡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綱領性文件。 (2)今后一個時期解決臺灣問題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中共十六大報告宣示了關于今后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我們堅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fā)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等任何分裂圖謀。爭取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盡早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人員往來,實現直接“三通”!耙粐鴥芍啤笔莾砂督y(tǒng)一的最佳方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前景,同時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允許臺灣問題無限期地拖延下去,爭取早日實現祖國統(tǒng)一。2005年,胡錦濤主席就新形勢下發(fā)展兩岸關系提出的原則性意見是 A.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決不動搖B.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努力決不放棄 C.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D.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xié) 【ABCD】(2008年多選題第31題) -------節(jié)選自文都教育李海洋、齊鵬飛《考研政治早知道核心知識精粹及典型真題》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鄧三論篇(五)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鄧三論篇(七)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