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日本中文一区免费观看,久久99综合精品国产首页,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考研網
 考試動態(tài)  報考指南  考研知識: 資料下載|考研經驗|院校招生|專業(yè)碩士|考研輔導  考研教材  考研論壇 
 數學: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英語: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政治: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專業(yè)課試題  網絡課程  在職研
地區(qū)信息

2009考研政治輔導之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一)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09-05-18 15:45:17  來源: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考研備考的過程漫長而痛苦,在復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不少考生付出很多努力卻收效甚微,從而產生茫然的失落感;或失去備考的熱情與信心。究其原因,無非是考生沒有辦法準確找到復習的重點,遇到疑難問題無法得到滿意的解答。

  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克服復習過程中的困難,取得優(yōu)異成績,考研教育網組織網校授課老師及考研答疑專家推出考研輔導系列,請考生隨時關注。

  此章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希望廣大考生能夠認真復習!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由其自然屬性決定的,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1996年真題:作為商品的計算機軟件,其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

  A、軟件磁盤本身   B、軟件的有用性

  C、購買軟件的貨幣  D、應用軟件的計算機

  分析:

  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使用價值,價值的存在是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的。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據此很容易可以判斷軟件的有用性是軟件的物質承擔者。

  2000年真題:馬克思在研究商品時,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因為使用價值是

  A、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    B、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物質條件

  C、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實體  D、商品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分析:

  使用價值在一切社會都存在,它確實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物質條件,也是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實體,但馬克思研究商品時關注使用價值,卻不是因為這一點,而是為了要搞清楚為什么不同使用價值的東西可以交換。因此,本題應該選擇D.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具有統(tǒng)一性的,剛才講到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也就沒有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相互矛盾的,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能同時實現,必須通過交換才能解決這一矛盾。

  2003年真題: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形式是

  A 、商品和商品的對立      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對立

  C、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對立  D、商品與貨幣的對立

  分析:

  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必須通過交換解決,而交換必然涉及到貨幣,所以顯然是選D,這部分在講貨幣時還要再說。

  而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商品生產者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這里講到了勞動的二重性問題,有一道2002年真題講的就是勞動二重性地位。

  2002年真題: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是

  A、剩余價值學說     B、生產價格理論

  C、勞動二重性學說   D、勞動力商品理論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勞動二重性學說對整個政治經濟學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為勞動價值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剩余價值理論、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等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的全部經濟理論都是建立在勞動二重性之上的。

  二、商品的價值與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衡量勞動量的自然尺度是勞動時間,而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的不是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但無論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是恒定的,而它在同一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的量會變化。

  1994年真題:投入某種物質商品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量不變,如果勞動生產率提高,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之間,兩者的變化表現為

  A、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不變  B、商品數量不變,價值量增大

  C、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減少  D、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增大

  分析:

  我們首先要明確勞動生產率提高,必然商品數量要增加,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價值量呢?無論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是恒定的。要注意:是生產的價值總量不變,就是說,在單位時間無論是生產一件商品還是生產一百件產品,那一件商品的價值量和那一百件商品總的價值量是相等的。而單位時間內生產率提高了,生產出的商品多了,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自然減少了。

  還要指出,這里的勞動生產率指的是社會勞動生產率,而不是某個單位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在現實中,各個單位都力求自己的生產率低于社會勞動生產率,他們生產出產品后將這些產品按照社會價值出售,從而獲得更多的報酬。

  2005年真題:某企業(yè)有一臺高精度磨床,價值20000元,使用年限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這時由于生產該設備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所需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其價值降為15000元。此時,這臺磨床的物質磨損是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4000元

  分析:

  價值20000元,使用年限10年,每年物質磨損2000元,使用2年后,物質磨損自然是4000元。本題干擾內容是后來出現了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問題,但這與無形損耗有關,與物質損耗無關。

  三、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商品、價值在本質上都不是物,而是被物所掩蓋著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各個商品生產者在抽象勞動層面上進行等量勞動相交換。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等都來源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這一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2002年真題:個別勞動的社會性質,通過

  A、商品的有用性來體現  B、商品的廣告?zhèn)鞑眢w現

  C、商品的交換來體現    D、商品質量的鑒定來體現

  分析:

  個別勞動要具有社會性質必須進入流通領域,即必須通過交換才行,只有商品賣出去了,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商品的有用性,只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質量鑒定并沒有將商品賣出,也不能具有社會性質。而廣告宣傳和鑒定的性質類似。所以本題應該選C.

熱門資料下載:
考研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0年10月10日——10月31日網上報名,
11月10日——11月14日現場確認。
報名地點:報名地點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招生辦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高校設報名點。
考試時間:2010年1月10日、11日初試,3月試復試。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