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國際商務師考試《國際貿易》習題及答案5
來源:國際商務師考試網發(fā)布時間:2011-09-01 14:41:40
一、名詞解釋
1.國際價值: 由世界平均勞動強度或熟練程度所決定。
2.國際價值量: 由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決定的。這個平均的勞動單位就是在世界平均勞動強度下,生產某種商品時所需要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
3.國際價格: 國際價格是國際價值的貨幣表現,圍繞著國際價值上下波動。國際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國際4.貿易條件: 參見“導論”
5.相互需求方程式: 約?穆勒提出,在由比較利益所決定的兩國交換比率上、下限內,實際的國際商品交換比率由貿易國對彼此商品的需求強度所決定。
6.提供曲線: 提供曲線就是相互需求曲線,表明一個國家為了進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須向其他國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換比率。曲線本身是由一個國家的供給(出口)、需求(進口)曲線合成的。
7.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要素和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增加而另一種要素的數量保持不變,其結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進行生產的產品數量將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進行生產的產品數量將絕對減少。(這一定理的意義在于說明,如果兩種要素同比率增加,則要素增長的結果是“中性”的,因為要素增長后,一國的比較優(yōu)勢并未因此而發(fā)生改變;若增加的要素所生產的產品是其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產品,此時的比較優(yōu)勢比原有的優(yōu)勢更大,這種要素變化是有利于貿易的;反之, 增加的要素所生產的產品不是其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產品,則不利于貿易。
8.貧困化增長 貧困化增長是某些特定發(fā)展中國家發(fā)生的情況,它的含義為:當一國由于某種原因(一般總是單一要素供給的極大增長)使傳統(tǒng)出口商品的出口規(guī)模極大增長,其結果是不僅導致該國貿易條件的嚴重惡化,而且還導致該國國民福利水平絕對下降。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