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和準備考研的在職人員,在考研成績即將張榜的時候,自是另有一番滋味,一些打算。
對相當數(shù)量的在職人員,卻不得不同時面對一個問題——
上線了,檔案咋辦?
記得在一篇帖子里看到這么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拿到介紹信就是好貓。雖然去年人事部發(fā)文以后考研不再需要單位出具介紹信,但換湯不換藥,報名表最終要單位蓋章才能生效,所以,對在職人員“曲線考研”成為首選——千方百計弄來其他單位的證明或印章以取得報考的“合法身份”,這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先斬后奏”的結果,不考上便罷,現(xiàn)在學校要來調檔案了,當初的“移花接木”豈不就要大白于天下?況且,遇上通情達理的單位還好,萬一單位視此作欺詐而有意設障礙,那麻煩可就大了。
對此,單位有單位的理由:在職人員考研一會影響工作,二會造成單位人才流失。他們認為年輕人多數(shù)是業(yè)務骨干,單位培養(yǎng)他們不易,因為考研把他們放走,會破壞單位正常的新老更替,不利于工作發(fā)展,更會對其他本愿安心工作的人員產生強烈的示范作用,可以說是一種渙散劑。因此,單位不但一般不輕易給本單位在職人員考研蓋章,有的還在與應聘人員簽訂合同時定下高額的違約金,以防止在職人員流失。檔案成了懸案,正在使每年有幸“中榜”的在職人員頭痛不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研究生部的王燕平認為,現(xiàn)有規(guī)定把個人視為單位的附屬,將個人能否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權利以規(guī)定的形式授予了單位。這樣的做法可以說并不合乎市場經濟的現(xiàn)狀,也就是目前大量在職人員不得不用假證明報考的內在的根本原因。
據(jù)了解,很多人不得不作假到底:把集體戶口轉成個人戶口,開假工作證明,然后再設法把檔案從原單位轉到人才交流中心,暗地里連人帶檔案與原單位剝離。
備考,誰讓你遮遮掩掩?
據(jù)了解,大多數(shù)報考的在職人員也不愿讓單位知道自己考研這件事。由于單位一般不愿讓在職人員報考,對不少在職人員來說,讓單位領導知道考研的事,就不會有好臉色。若考不上,單位領導說不定會“心存芥蒂”,從此不再對他們“委以重任”。更何況考研對任何一個在職人員來說都不是易事,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因為考研失敗而遭受單位一些人的冷嘲熱諷也是件令人尷尬的事。
有人說辭職吧,專心致志光明正大的來考研,成功的機會或許會更大?陀^的說是對的,但辭職后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費用的問題。一位考研族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考研不僅是智力、毅力的比拼,也是財力的比拼!庇浾叽致怨浪懔艘幌拢诒本┥弦凰佳信嘤柊,3門課一共1000多元,加上來回車費、住宿費,光培訓一個學生就要花近3000元。
而且很多人正處于事業(yè)起步的時刻,如果義無反顧地放棄了,背水一戰(zhàn),一切得從頭開始,從頭建立和培養(yǎng),在當前嚴酷的職場現(xiàn)實前,這是很多人不愿意的。
據(jù)了解,目前我國在職人員得到高層次深造的渠道有限,在職人員獲得碩士學位要參加國家統(tǒng)一考試,而脫產學習又與原工作單位利益發(fā)生矛盾,從而使在職考研陷入兩難境地。教育界有關專家提出,解決目前在職考研難的問題要進一步改革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如鼓勵更多的院校與單位加強合作,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讓在職人員分批分期攻讀研究生,還可以在自學考試等成人考試序列中加入研究生學歷教育,采取“寬進嚴出”的培養(yǎng)方式。
在職考研的優(yōu)勢及劣勢
優(yōu)勢:
1.有足夠的金錢來應付培訓班和考研資料
2.不必為期末考試擔心
3.相對自由的下班后時間
4.住宿條件、生活條件、后勤保障比較好
5.分數(shù)線低5分
劣勢:
1.沒有學習氣氛,且學習時干擾因素太多
2.討厭的乏味的重復性工作,消磨意志
3.沒完沒了的飯局和聚會,還要陪笑臉
4.家里的人老是嘮嘮叨叨,該結婚了
5.同事們的議論,領導的不信任
6.老想辭職,卻又怕考不上怎么辦
7.有點遠離生活,需要毅力堅持
8.時間太久了,學校學的知識大部分還給了老師,還得從頭來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