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諸葛孔明被司馬仲達追得急了,便打開了城門,還坐在城頭上彈琴。謀士勸仲達直搗黃龍,仲達日:“爾聽孔明之琴聲,悠悠然如高山流水,心定如山,必有依靠。退!”于是,大軍如潮,來去匆匆,孔明逃過了一劫。
“心定如山”,換句話說,就是“平靜如水”?梢姡届o也是一種智慧。
出擊時,心靈平靜,才能看準時機,一擊必中!靶±铒w刀”便是理想化的形象。
防守時,心靈平靜,才能迷敵心目,捕捉戰(zhàn)機!翱酌骺粘峭酥龠_”是一理想化的例子。而在現(xiàn)實當中,許許多多成功的例子背后,也必有一顆平靜的、無牽無掛的心靈以及由平靜而生的智慧。
三篇文章均屬議論文,但寫法又各不相同。例l在提出議論的話題后,開始全方位多角度闡述該如何面對挫折失敗;蛞,或比喻,或運用因果句,或運用排比句,從正確的對待挫折失敗的方法、作用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論述,可謂段段精警,處處深透。
例2采用了“腳注”這一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全文共由七個事例構成,而七個事例的每一個“腳注”都是一個警句,它們或從失敗本身的作用,或從失敗與成功的關系上,通過不同角度揭示了“失敗”的作用。而這一切又都是為結尾鋪墊蓄勢,最后由分到總,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論證。無論是從結構形式上,還是從警句作結的寫法上,都值得我們學習模仿。
例3雖也是議論文,但更多的則是形象化的敘述,這是一種以具體陳述替代理性觀點、化抽象為形象的特殊寫法。
三個故事后則是由警句組成的點評,它們與前兩篇文章又有所不同.它是結合引用,闡述了平靜在勝與敗中的作用二寫得既形象深刻,又生動具體。
警句的幾種表達方式:
1.富于綜合性的警句
它是指能把很多的事實或很復雜的道理,用非常簡潔、非常有力的句子概括出來的句子。因其有著很強的概括性與綜合性,可給讀者留下極深刻的啟迪。
此類警句,常用于一段、一層或一篇文章的末尾,它既是對上文主旨的歸納概括,又可引發(fā)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加深對事物本質(zhì)的思考,讓人從中悟出更深刻的含義。《腳注失敗》《平靜如金》都是此類寫法。
2.含有哲學觀點的警句
要使警句寫得深刻精辟,應有意識地運用哲學觀點對所寫之事進行歸納概括,F(xiàn)象與本質(zhì)、量變與質(zhì)變、發(fā)展與靜止、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與轉化等哲學觀點均能揭示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本質(zhì)屬性,文章一旦以哲學觀點為統(tǒng)帥,它便會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充滿思辨的色彩,使語言富有哲理的雋永。例如:
失敗固然可惜,卻可以通向成功;成功固然可喜,卻容易淪為失敗。世上沒有恒常的失敗,也一定沒有永遠的成功。所以我們在失敗中不要失去向上的信心,在成功中更不要失去警醒的心。
此段文字便因運用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與轉化的哲學觀點,使得成功與失敗的關系被闡釋得極為精辟、辯證,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育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