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1、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
(1)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重要條件:第一,勞動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勞動者一無所有。
勞動力成為商品,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產發(fā)展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新階段。
(2)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與貨幣轉化為資本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發(fā)展、維持和延續(xù)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決定的,它包括三個部分:
a.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b.勞動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c.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②勞動力的價值的構成包含歷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勞動力價值的比較低界限是由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
�、蹌趧恿ι唐返氖褂脙r值就是勞動,它是價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源泉;
�、茇泿潘姓哔徺I到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能夠獲得剩余價值,貨幣也就轉化為資本。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購買的是雇傭工人的勞動力而不是勞動。
2、資本主義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權
�、儋Y本家之所以能夠購買工人的勞動力,其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谒兄婆c所有權既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有制的性質和特點只能從現(xiàn)實的生產關系的實際運動中去把握和理解。所有制決定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tài),它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這種意志關系的性質在根本上是由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
(2)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占有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3、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
(1)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
�、�生產過程的兩重性:資本主義生產以獲取剩余價值為目的。其生產過程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和生產剩余價值的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
�、谫Y本主義的勞動過程有兩個特點:
a.工人在資本家的監(jiān)督下勞動,他們的勞動隸屬于資本家;
b.勞動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蹆r值增殖過程是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勞動力價值的補償這個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
(2)剩余價值的實質
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并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凝結;本質上體現(xiàn)了資本家與雇傭工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3)資本的本質
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一定歷史社會形態(tài)下的生產關系。
(4)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分及其意義;剩余價值率
�、俑鶕Y本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不同,資本可以區(qū)分為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
a.不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態(tài)存在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轉移自己的物質形態(tài),不發(fā)生價值增殖;
b.可變資本: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中不僅創(chuàng)造出勞動力價值,而且還實現(xiàn)了價值增殖。
②區(qū)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
a.揭露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表明剩余價值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
b.為確定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
c.為理解資本有機構成,平均利潤分配等理論奠定了基礎。
�、�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m'=m/v,反映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
�、苁S鄡r值率還可以=剩余勞動/必要勞動=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5)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超額剩余價值
①絕對剩余價值是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的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在必要勞動時間既定的條件下,工作日延長或提高勞動強度都會增加剩余價值;
�、�相對剩余價值是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以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條件;
�、�超額剩余價值是商品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由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而獲得。
4、資本積累
資本積累:剩余價值資本化,叫做資本積累。
(1)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①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tǒng)一;
�、谫Y本家將獲得剩余價值的一部分轉化為資本,使生產在擴大規(guī)模上重復進行,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
(2)資本積累的本質、源泉和后果
①資本積累的本質,就是資本家不斷利用無償占有的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來擴大自己的資本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對工人的剝削和統(tǒng)治;
�、谫Y本積累的源泉是剩余價值,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有:
a.對工人的剝削程度;(高,多)
b.勞動生產率水平的高低;(高,多)
c.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的差額;(大,多)
d.資本家墊付資本的大小。(大,多)
③隨著資本的積累,必然加劇社會的兩極分化,即一極是財富越來越集中于少數(shù)人手中,另一極是多數(shù)人只擁有社會財富的較小部分。資本積累不但是社會財富占有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資本主義社會失業(yè)現(xiàn)象產生的根源。
(3)資本有機構成
�、儆缮a技術水平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量的比例,叫資本的技術構成;
②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構成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叫資本的價值構成;
�、塾少Y本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的價值構成,叫資本的有機構成。
(4)相對過剩人口
�、儋Y本有機構成呈現(xiàn)不斷提高趨勢,這是由資本無限追逐剩余價值的本性決定的;
�、谫Y本家通過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擴大生產規(guī)模,使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這導致:
a.可變資本相對量減少;
b.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相對地減少;
c.形成相對過剩人口。
�、�相對過剩人口就是勞動力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求形成的過剩人口。有三種形式:
a.流動的過剩人口;
b.潛伏的過剩人口;
c.停滯的過剩人口。
(5)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
�、儋Y本積累的歷史趨勢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勝利;
�、谏a的社會性和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加劇,是資本主義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5、資本的循環(huán)周轉與再生產
(1)資本循環(huán)及其職能形式,產業(yè)資本正常循環(huán)的條件
①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是指產業(yè)資本依次地經過三個階段,采取三種職能形式,執(zhí)行三種職能,實現(xiàn)了價值的增殖,并回到原來出發(fā)點的全部運動過程。產業(yè)資本運動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相應地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
a.貨幣資本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剩余價值生產準備條件;—準備
b.生產資本的職能是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生產剩余價值;—決定意義
c.商品資本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出售,收回預付資本價值和實現(xiàn)剩余價值。—銷售實現(xiàn)
�、诋a業(yè)資本循環(huán)要保持連續(xù)性,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a.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同時并存;
b.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在時間上相互繼起。
(2)資本周轉及其速度
�、儋Y本是在運動中增殖的,資本周而復始、不斷反復的循環(huán),就叫資本的周轉;
�、谟绊戀Y本周轉快慢的關鍵的因素有兩個:
a.資本周轉時間;
b.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構成。
�、垡涌熨Y本周轉速度,獲更多剩余價值,就要縮短資本周轉時間,加快流動資本周轉速度。
(3)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
社會生產是連續(xù)進行的,這種連續(xù)不斷重復的生產就是再生產。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問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問題。
6、工資與剩余價值的分配
(1)平均利潤的形成和剩余價值的分割
①當剩余價值看做是全部墊付資本的產物或增加額時,剩余價值便取得了利潤的形態(tài);
②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當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時,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關系便被掩蓋了;
�、�利潤率是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
a.在質方面,剩余價值率揭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
b.在量方面,利潤率總是小于剩余價值率,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p'=m/(c+v)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4
2016.11
沖刺復習,正式集中刷題的關鍵時期,真題、模擬試題,各種實戰(zhàn)模擬紛至沓來,考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14
2016.11
考研政治超實用答題模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4
2016.11
A、錯題重做,梳理錯題本 從自己的錯誤中進步最快。學生可以把前期做過的各種生物試卷、練習中......
14
2016.11
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沖刺,小編整理了考研政治的復習重點,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14
2016.11
現(xiàn)階段的緊張復習中,我們的身體自然會有一些吃不消。隨著復習強度的不斷增加,身體上的各種問題也就逐......
14
2016.11
擇校可是眾多考生的一大難題,而不論成績怎樣,很多人都有"非985、211高校不可"的名牌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