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核心考點深度解析:運動觀
運動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部分重要的?键c,經常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同時,該考點也是一個難點,考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常不能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因而做題錯誤率較高。
首先,我們來回顧下運動觀的相關內容。在辯證唯物主義看來,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恩格斯說:“運動,就它被理解為存在方式,被理解為物質的固有屬性這一比較一般的意義來說,囊括宇宙中發(fā)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從單純的位置變動起直到思維。”運動是標志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及其過程的哲學范疇。
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脫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將導致形而上學。另一方面,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fā)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世界上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有它的物質主體,設想無物質的運動,將導致唯心主義。
世界是永恒運動的,但同時也存在著相對的靜止。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wěn)定狀態(tài),包括空間位置和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樣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wěn)定性、有條件性。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只有把握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才能正確理解物質世界及其運動形式的多樣性,才能理解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理解該知識點,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叫“詭辯的代價”。話說古希臘詭辯家歐布里德向朋友借錢后,一直拖著不還,朋友只好前去討債,沒想到歐布里德卻說:“一切皆流,一切皆變,借錢的我是過去的我,你要討債就向過去的我討吧!” 朋友被他的詭辯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歐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以前的我,以前的我非現在的我。你要告,就去告以前的我吧!”這個歐布里德真是又可氣又好笑,同學們想一想,歐布里德為什么會如此荒唐?從馬哲運動觀來看的話,歐布里德承認事物是運動變化的,但是卻否認了相對靜止的存在。事物的相對靜止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運動和靜止是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系,“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好的,懂得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以后,我們用一道2013年的真題去鞏固一下這個知識點。
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聯是“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這形象地說明了運動和靜止是相互聯系的。靜止是( )
A. 運動的普遍狀態(tài)
B. 運動的內在原因
C. 運動的衡量尺度
D. 運動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析】本題可以用關鍵詞綁定法來解答。題中告訴我們這幅對聯形象地說明了運動和靜止是相互聯系的。那么此題考查的知識點就是我們剛剛講過的運動和靜止的關系。運動和靜止是相互統(tǒng)一的關系。運動和靜止互為前提,相互依賴。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運動通過靜止表現出來,并且通過相對靜止找到它的量度和參照。所以答案為c。通過唯物論物質觀的知識我們知道,運動時物質的普遍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所以排除AD。運動的內在原因是矛盾,所以B選項錯。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7
2016.06
據了解每年考研政治都會涉及到很多國內外時政要聞,相信2017年考研也不會例外,下面我們就給大家整理了......
17
2016.06
馬原理重難點精講:人與自然的關系 自從人類產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以新的形式,延......
16
2016.06
2017年考研時政熱點:建黨95周年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人民日報推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
16
2016.06
2017年考研時政: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考試分析 2016年6月6日第八輪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
16
2016.06
2017考研政治時政熱點:6.15國際國內熱點 一、國內時政熱點 2012—2015年,我國農村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