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馬上就要開始了,下面我們?yōu)榭忌偨Y(jié)了一份考研政治史綱考研第二章必背知識點,以供參考。
一、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zhì)的演變
1、資本一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1)鴉片戰(zhàn)爭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
1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21843年10月,簽訂了中英《虎門條約》;
31844年7月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10月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
2、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wù)
(1)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2)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wù):
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2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二、抵御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1、早期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
(1)人民群眾的反侵略斗爭:1841年5月,三元里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
2、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1)帝國主義列強之所以沒有能夠?qū)崿F(xiàn)瓜分中國的圖謀,它們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2)帝國主義列強不能滅亡和瓜分中國,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
三、反侵略戰(zhàn)爭的失敗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1、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
1社會制度的腐敗是根本原因;
2經(jīng)濟技術(shù)的落后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戰(zhàn)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2、民族意識的覺醒
(1)“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和早期的維新思想
1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編成《海國圖志》);
2在1843年編成的《海國圖志》中,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zé)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9
2015.11
2016年考研馬上就要開始了,下面我們?yōu)榭忌偨Y(jié)了一份考研政治史綱考研第一章建設(sh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